中文 | English
吴海玲:北斗喜获国际海事组织认可 海事应用影响两三年内凸显
来源:北斗网 发布时间:2014-11-24

  (北斗网讯 记者张翔)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第94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得国际海事组织认可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WWRNS)的组成部分。借此,北斗网对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吴海玲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刚刚举行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4次会议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得国际海事组织认可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一结果对北斗船舶应用产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需要多久才会凸显?

  吴海玲:首先我要借此表达我的祝贺。北斗系统获得国际海事组织认可并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北斗系统的大喜事,也是北斗国际海事标准和应用推广工作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进入国际海事标准是北斗系统在海事领域实现国际化发展和应用推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目前北斗国际海事标准已经取得两大突破性进展,一是今年国际海事组织已批准发布了《船载北斗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二是北斗系统成为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两项标准成果必将对北斗船舶应用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后续国际电工组织协会将依据这两项标准制定北斗船载检测相关标准,国内相关标准也会陆续出台,国内外工业部门将会根据这些标准开展北斗船载设备的研制生产和应用。

  国际电工组织协会的标准出台尚需两年左右,同时考虑工业部门的研发、试验和测试检定等周期,北斗海事国际标准推进成果对北斗在海事领域应用的影响应该会在两三年内就会凸显。

  记者:据您所知,国际海事领域如何评价北斗系统?

  吴海玲:我曾在2013年参加过国际海事组织的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1次会议,那次会议是我们第一次提交北斗提案,并向国际海事组织介绍北斗系统建设和应用发展情况。在会议期间,国际海事领域的专家都非常关注和期待北斗系统的发展,他们在发言中认为北斗作为GNSS的一大系统,与GPS等其他GNSS系统实现兼容应用后,必将对海上安全、船舶航行运输等产生重要意义。我对这一评价的印象非常深刻。

  记者:在推动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进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挑战?未来还要解决哪些难题?

  吴海玲:北斗系统本身还处在区域服务运行阶段,虽已正式提供运行服务,但与国际海事全球化应用需求相比,在覆盖范围、系统性能指标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在支撑标准的推进方面,还相对缺少北斗船载终端海上应用的实例和试验数据。这是我们遇到的主要挑战。

  未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在系统建设方面,按照系统发展规划,实现系统全球服务,更好满足国际海事应用需求;二是在标准推进方面,还将继续推进海上差分标准、船载设备检测标准等其他国际海事标准,并持续安排相关船载终端的研制和搭建试验平台,获得大量有效实际的试验数据,以有力支撑后续标准推进工作,完善北斗国际海事标准体系;三是在应用推广方面,结合国际国内标准的出台,制定有效措施,加快船载设备研制和应用推广,实质性推进北斗在海事领域的应用;四是目前的北斗船载标准基于北斗B1I信号设计,随着全球服务的发展完善,系统还将提供B1C等新的信号服务,相关标准工作将持续推进。

  记者:除海事领域外,我国北斗国际标准化工作还包括民航、移动通信、通用标准等领域,请您介绍一下其他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最新进展。

  吴海玲:好的。截止到目前,在国际民航方面,国际民航组织已原则上同意北斗系统逐步进入ICAO标准框架;北斗B1I标准和建议措施(SARPs)草案正在导航系统专家组(NSP)持续讨论和修订;北斗提出了为国际民航应用逐步提供B1I、B1C、B2a等3种服务信号的策略并获得导航系统专家组认可。

  移动通信方面,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GPP)支持北斗定位业务(B1I)的技术标准已获得通过,正在开展终端设备性能标准和测试标准研究工作。2014年内基于B1I信号、支持北斗定位业务的相关标准有望全部获得通过。

  接收机通用数据接口方面,我们已经全面开展了推动北斗进入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NMEA)、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等相关国际组织关于卫星导航接收机国际通用数据标准的工作,推动RTCM第104专业委员会成立了北斗工作组,已分别提交RTCM四项北斗标准(草案)提案、NMEA一项标准(草案)提案并获得委员会接受,并进入标准讨论阶段。

编辑:陈飚